移动充电桩续

自上一篇文章《移动充电桩》过了正好一年多 10 来天,回顾这一年的变化,感慨万千。

去年(2023年)15 号,我们信心满满的载着分体式移动充电桩,一口气自驾 1500 公里从苏州抵达深圳,就是为了能快速的在充电场站调试上线试运营。期间解决了无数的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问题,终于是在春节前准备好了。

车主停好车,扫码启动一键充电。只见那聪明的机器车从机巢里缓缓驶出,径直开到整整齐齐排列着的充电堆前,钻入其中一台充电堆正下方,就像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对接一样,随着机器车红外定位器精准定位并锁定后,充电车慢慢托起充电堆开启全域红外雷达扫描开往车主所停车位正前方,抵达,下放,机器车自动回机巢,一气呵成。拔枪、充电,随着屏幕亮起,一股响亮的掌声传来,我们也开心的相拥庆祝。

隐隐约约觉得这项目要成了,我内心开始激动,随即收拾好一切,启程回家过年。

春节回来,作为联创,准备和创始人聊聊市场的布局和下一步的产品迭代计划。结果被告知早期的几百万资金都投入设备生产了,这给我迎头一棒,这意味着产研团队的支出告急,并且市场也需要资金去拓展,要出幺蛾子。

创始人销售出生,他说后面的融资基本已经谈妥,对于场面上的承诺过于自信,这也是我最担忧的。果不其然,过了 2 - 3 个月,公司资金无法覆盖经营,融资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如期到位,项目就这样被搁置了。

后来的事,好多厂商开始做移动充电桩,再后来在高速服务区已经可以看到正式商用的移动充电桩了。虽然他们的产品力不是那么优秀(需要人工驾驶来移动充电桩),他们还有更多的优化迭代空间,但是从商业来说,他们已经成功了。

难道是上天造化弄人吗,总感觉每次都是差那么一嘚瑟,算上之前的创业,这已经是第 3 次在可以赢的机会前倒下了。创业就是这样,永远不完美。但至少证明 3 次创业的方向没有错,我没有赢,同样的产品有人赢了(做到独角兽或者上市),这也是我仅剩的慰藉。